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京版小学...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2016-08-22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出示ppt第一组)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后一次点击)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

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